我在”東山高中”升學考試最重要的-6件事
選擇公立或私立學校的原因?
公立-自由時間較多,但覺得自制力差的學生較不適合
私立-蠻多老師很用心,但校外時間偏少,都拿去念書了
自己選東山就是爸媽看到招生資訊,然後就讓我去考看看,考到後就念了,沒有特別去選哪一間學校的問題,也沒有選公/私立的考慮因素,其實還算蠻隨興的
我當時家長最重視的是: 學習的態度。 不是成績 !!!!
小學相關情況:
自己是念公小的普通班,當時有上英文補習,是培養語感的那種方式,覺得對未來比較有幫助,並不喜歡填鴨式的。
數學當時上的是資優數學,我是因為自己有興趣,雖說不是天賦頂尖的那種,但因為喜歡,所以就一直上下去,是興趣導向。
補習之外的時間,就是該玩什麼就玩,各種興趣也都有做,但都沒有很長時間持續培養某一個東西,但就是一個換一個。我覺得也不是完全不好,因為每件事我基本上都有完成一個段落。對很多事情都保有好奇心。
我當時家長最重視的是:學習的態度。
讀書不能隨便及敷衍,譬如,絕對不能 遲到或早退,那作業就更不用說了,後來才明白,他們的意思是該努力就不能鬆懈,所以態度才是重點,態度有了,加上努力,那成果會自然發生。
而不是用成績作為評斷的依據。
高中的內容,有很多是國中銜接的部分,不該鬆懈 !!
“東山中學” 國中部相關情況:
是升學為導向的學校,從國中就以(班群)來區分,大家優先的選擇都是(數理A)再來就是(雙語)。
我國中時成績就不錯,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長很重視態度,對自己的課業去負責,才有了好的成果。
國中時候,覺得東山老師及同學都很好,但學校有點大小眼,對於成績差的人 有另一種態度,這是我個人的感覺。雖說我是成績好的那個人,但也可以感覺到別人的差別及他們的感受。很有一些作法,我並不是很認同。
(筆者:無查證,請勿放大)
或者可以這樣說,如果現在老師請我回去幫忙,或是幫助學弟妹,我非常願意跟有熱情,但如果是學校方找我去,那我不願意。 (筆者:無查證,請勿放大
(筆者:無查證,請勿放大)
我當時有數學科技班(資訊班)、雙語樂團班、雙語班A.B、數理班 A.B
我蠻推薦進去的是數A,他也就是成績最好(數A班英文不一定差),雙語A也好,但有可能是數學較差的人,我們當時將資訊班戲稱放牛班,而樂團班,個人不客觀的看法(因為我不是樂團班),會覺得可能會兩頭空(音樂跟成績),如果真心要走音樂這條路,不如去音樂更專業的學校。印象中A B班的授課內容是一樣的
印象中東山數理A有3班、B有2班,雙語A有1班、B有2班,但還是要看每年招生情況。
- 怎麼做校外時間安排?
補習英文及數學,但不是偏升學方向,主要是是練語感跟資優數學的方向,因為補的內容對我算是有趣的內容,所以不排斥,但如果都是補升學的,我肯定不喜歡。
(筆者:補習不是萬靈丹,真是因人而異,而這裡的例子,反而可以見到”非”升學用的補習是可以是有趣的,而且該學生等於是自己完成了”校內”的課業,將時間投入到”課外”的補習)
- 有沒有遇過不會念書的同學? 原因為何?
就是心思不在課業上,找不到努力的原因,但這是最重要的問題
自己念書的心態是:自己的好勝心加上從小培養的態度,因為這兩個因素,會讓我努力及堅持。
- 覺得國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打好課業上面的基礎,我個人覺得高中的內容,是有很多是國中銜接的部分,譬如自然就很明顯,基礎好那成績就會好,所以如果有人問我,我都會鼓勵國中不能放鬆,這樣高中會更辛苦,兩者並不是毫無關係的。
所以並不是國中可以隨便念,高中再努力就好,毅力跟堅持也很重要
(筆者: 關於該生描述學校對待學生的情況,歡迎更多的同學跟家長跟大家分享,讓更多的人了解學校內部的情況)
醫科班的學習風氣,比學校其他班級更盛!!
“東山中學” 相關情況
醫科班分為A、B 2個班,社會也有A、B,名稱用 忠、孝、仁、愛..等去取名, 還有外考A、B班(就是純外考進來,成績比較差,只有極少數例子,成績夠好後,換到醫科A、B班,) 個人覺得要好好念書,可以的話就不要去外考班,成績較差的同學在一整個班,那讀書風氣自然需要再加強。
醫科班的同學確實會比較其他班認真,所以更多是風氣問題,不是教材或是資源分配問題。
- 雙語班也有A、 B班,也同樣推薦去A班
(筆者: 訪談中,該生強調醫科班的學習風氣及同學的態度,明顯與其他班不同,鼓勵大家努力爭取。其實這裡筆者也正在研究”私立學校”所謂的”重點班”與該校頂大升學率的關係,如果我是一位”普通班”的學生,那升學率之於我,會是怎麼樣的變化? 近期會有一系列的文章再去分享。)
自己以前參加很多競賽(這個對申請學校有幫助,要提早規劃自己喜歡的科系,反推去準備),學校會把行政程序安排好,所以我就是去參加,然後會花一點時間去準備,當時成績也還可以,對未來也有幫助,所以再不耽誤課業的情況下,我還蠻鼓勵大家參加。印象中是國三會分直升或外考,會依照2年半左右的成績及3年級模擬考再去分班
- 怎麼做校外時間安排? 針對當時的弱科補習,但自己念書最重要
- 有沒有遇過不會念書的同學? 原因為何?
數理理解較差或是心思不在課業上,也有人是較晚接觸英文…但很多還是 沒有找到方向,就跟國中時期一樣
覺得高中最重要的事情想跟大家分享的 ???
- 1.態度決定一切
- 2.態度是從小養成的
- 3.關於填志願,我支持 先選興趣,不是只看分數
- 4.保持一貫的好奇心
- 5.不要懼怕壓力,要與它共生,甚至打敗它
- 6.升學要有計畫,一步步實踐
(筆者: 這六點,與其他優秀的頂大生大同小異,看似輕描淡寫,卻是知易行難!! 大家一同努力)
大學志願: 先尊重自己的興趣跟理想,再配合升學的強項去選擇
其他:
- 從小學英文的路徑/方式?
幼稚園到小學:科X全英語+課後班
國高中:去非連鎖補習班(偏國外ABC的老師教學,)較主題式及喜歡語感增強,不愛填鴨式的教學
- 從小學數學的路徑/方式?
國小、國中上資優數學/高中家教,主要是有興趣,那就會想學,就不會太差
- 家裡有沒有用什麼特別方式 讓你喜歡讀書?
獎勵機制: 給零花錢,不算多,但算是小小的激勵,重點一定是:自己養成讀書態度及習慣
- 遇到不愛讀書或上課的情況? 怎麼克服? 態度&好勝心
- 小時候3C/網路/手機的使用,家裡有沒有什麼管理方法?
限制使用的時間,睡覺前放客廳去充電,避免誘惑
- 家教經驗裡,孩子大部分的問題是什麼?
先前基礎尚未熟悉,他們需要從基礎複習,但同時又有正常學校的課程,就會導致不會的內容一直累積,所以平日就該下功夫,今日事、今日畢這樣的態度
- 當初學測填志願是怎麼選的?
先尊重自己的興趣跟理想,再配合自己升學的強項去選擇,譬如因為自己是每科都平均的強,那我就不適合單一需要極大天分的科系,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優劣勢,不要勉強自己,也不浪費自己的努力。
(筆者:特別是成績中間段的學生,應該認清自己的強項,配合未來理想的科系去提前規劃,做好時間及資源的取捨,不浪費時間在錯的科目,才能發揮優勢)
現在回想,求學時期什麼必做?
後來覺得,當初自己應該堅持一個愛好或興趣,當心情不好時,或許可以拿來調適身心,譬如學音樂,
(筆者: 這個部分筆者深有感觸,體育及音樂才是孩子的必修課)
—————
後記:
該生學科成績優異,什麼都很強,但似乎就是偏重在升學上面(很像之前訪談過的延平中學的學生,但這也只是個案),他的興趣愛好,是比較隨興那種,在”東山高中”期間沒有長時間去堅持某個東西,但一直保持好奇心去追尋感興趣的內容,是很努力讀書的好學生風格。雖說他比較像,目前沒有在其他領域找到熱愛或是重心,但比較”特別”的是,他讀書很有態度所以去堅持,真的是很”神奇”,或許有人就是對於”讀書”有不同的執著吧
網上資訊:
關於樂團班:
樂團班入學測驗以學科檢測為主,目前尚未設立樂器專長檢測,只有入學後的樂器評鑑。至於未來的入學方式會不會有變化,要看該年度的公告。
樂團合奏課時分: A團為比賽團、B團為儲備團、C團為初學團(通常一學期過後就會納入B團)
若想進比賽A團,如上面留言有提到的「冷門樂器」的機率大很多。
國樂團則看該年前後哪一種樂器人數較少,就有機會上台比賽。
國樂團於合奏課時會整團一起練習,只有比賽上台前,老師會依照比賽的規定人數挑選每一種樂器的上台人數。
東山中學的寒假輔導通常是怎麼規劃的?
大約六天,整天約16:30下課,有校車
校排100名編入(忠、孝二班)就是大家所說的醫科直升班,100-150名則編入(仁、愛班)則是社會組的A班,高一下還是會微調,通常成績在末端的同學不會被調班,會被調班的都是無法配合班上的規定,如上課睡覺、打電動等。
(高中一個年級約500人,約13班,忠孝仁班各班約50人,其他班不一定,還有一班是國際班,學費約是2倍)
————-
希望這篇”東山高中”畢業頂大生訪談可以給大家一些幫助,同時也請您用力加入我們社團 (請點選右上角FB標誌,未來文章也都在社團首發),希望大家都有收穫,讓更多爸媽不要慌,另外如果有任何想知道的學校,也歡迎大家留言給我,我們一起“實踐“培養孩子的好方法
請追蹤我們的 Threads: https://www.threads.net/@babamamanocrazy
授權網友非營利的轉載利用,禁止刪改文章內容,或是再次編輯後使用。
文中請保留完整授權資訊 ( 資料來源: 爸媽不要慌 https://babamamanocraz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