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推薦:16個科學、私中、學測、升學的超高效學習法

by a5312287
高校學習、私校、私中 、學測、科學學習

16個科學、私中、學測、升學的超高效學習法

以下為網路文章收集後加以修正,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人,特別是現在要讀的內容太多了,怎麼增加效率,去蕪存菁相當重要,我個人一般是使用第三及第四種,相對具體及容易上手。另外提供幾個模型,應該可以更直接清楚!!

16個科學、高效學習法 FB社團:爸媽不要慌

依據腦科學、心理學,人們概括提煉出了十大科學、高效學習方法,他們是:刻意訓練複習法(後刻意訓練學習法);費曼複習法;思維導圖法,5R筆記法;K一W一L一A法;利用遺忘曲線規律複習法,金子塔理論複習法,腦科學對記憶新認知複習法。

studymodel03 edited

方法1:刻意訓練學習法及後刻意練習法(相對應的是普通練習、常規練習)

刻意訓練特徵:

1、在舒適區之外“學習區”練習;

2、有明確的練習目標;

3、把要訓練的內容分成有針對性的小塊,對每一個小塊進行重複練習;

4、在整個練習過程中,隨時能獲得有效的回饋;5、練習時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

刻意練習是以錯誤為中心的練習,練習者必須要對錯誤極度敏感,一直練習到改正為止。

注意事項:練習的都是學生不會的;要把大問題分解成小問題進行專項訓練;訓練時必須專心;訓練正誤教師能及時回饋並再強化訓練。

方法2:後刻意訓練學習法

1、頻繁的集中練習只會產生短期記憶,間隔練習使知識存儲得更牢固;穿插練習有助於長期記憶;多樣化練習促進知識的活學活用;善用練習組合,帶來成長性思維;

關於後刻意練習的幾條普適性原則:

檢索比翻看效果好;

提倡有間隔練習、有穿插的練習;多樣化練習、關注提煉規則、結構學習;

生成性學習、困難學習;

反思、細化學習。

studymodel06

方法3:費曼學習法

1:選擇一個你想要理解的概念。(確定目標和學習主題

2:假如我給別人傳授這個概念,怎麼講清楚?(從教者角度學習。實質是“以輸出促輸入”,類似語文的“以寫促讀”)

3:如果講不明白,就要返回上一步,繼續思考(回饋促進深度學習,回饋是品質的生命線)。

4:如果做不到用最簡單的語言表達,請返回上一步(歸納、概括、輸出……衡量是否真正理解的尺規,也是思維成果定型的關鍵)

通俗說:自己學+教會別人+教不明白+二次學

能給別人講會,才算真學習會!

摸擬費曼學習法

1)學習某個知識點或者題型

2)在大腦中模擬一個場景—一你在向別人講解、教授這個知識點或者題型。

你像一名老師一樣,以清晰的語言向別人(你想像的一個人)講述這個知識點或者題型,務必講解得清晰、系統、深刻。在講解過程中,你可以邊講邊寫。

(3)如果遇到無法講解清楚的地方,那就在相應位置進行標記。

如果你講解到一半卡住了,或者講得不順暢,或者乾脆不知道麼講了,那就說明這個地方你並沒有真正掌握。哪裡卡住了,哪裡就是你沒掌握的地方—恭喜你,你找到了一個知識漏洞。

4)迴圈步驟(1)-(3)

帶著標記過的地方—你的知識漏洞—返回步驟(1),通過各種方式解決這個知識漏洞,並進行步(1)-(3)的迴圈。

教會別人是最好學習。小學、初一初二可採取真實講解,初三、高中也釆取摸擬法講給別人聽。

方法4:思維導圖複習法

觀點1:讓學生照著書或者照著目錄(結構)畫思維導圖是讓學生學畫思維導圖,對學習、複習幾乎沒有作用,切記,這是練如何畫思維導圖,不是用思維導圖。單拿整理知識來說,讓學生照著課本去畫導圖就不如讓學生不准翻書靠回憶畫思維導圖效果好。

觀點2:單元複習時,毎個人先自己整理單元思維導圖,然後互相交流、分享,再修改、完善自己思維導圖,或選擇各個優點完成體現小組合作智慧的小組思維導圖。

觀點3:讓學生把知識樹、5R筆記、思維導圖之間互相轉換,轉換過程就是多元理解、建構過程。

觀點4:學科複習或課堂總結時,主幹、一級、二級、三級分枝內容不完整,有的己知,有的末知,讓學生推理完善所缺內容。

觀點5:學一個新單元時,也可以給一個宏觀框架(只有主幹),讓學生學一節補充一點,不斷豐富、完善、最後構建一個細化的思維導圖。

觀點6:數學、理化等給一個概念,讓學生找上下位概念、能關聯的概念,構建概念結構圖。

觀點7:英語、歷史等可以給一單詞、事件,讓學生去發散聯想,去構建聯想思維導圖。

觀點8:對初中道法、歷史開卷考試,思維導圖逆向用,給最細小未枝,讓學生一步步提煉子幹、關鍵字、再概括大主幹、關鍵字、最後概括到一個中心詞(逆向用)。

觀點9:引導學生先依據題目想到了什麼,準備先寫什麼,隨意先寫下來,然後依據邏輯對材料歸類,用思維導圖列出寫作提綱。也可以給一個普遍、常用套路寫作提綱,讓學生思考如何回避公共素材、結構、創新自己個性化寫作題綱思維導圖。

方法5:5R筆記學習法

基本流程:1.記錄;2.簡化;3.背誦;4.思考;5.複習。

5R筆記格式

1、主欄:記錄欄,正常記筆記;

2、副欄:線索欄,內容簡化,核心要點、線索(提綱);

3、反思欄:學習反思,自己沒明白問題、自己理解、建構、總結方法等;

運用案例:康奈爾筆記法植入導學卡整理複習環節操作流程:

一是教師上課時印發助學卡(總結)。

二是上課時專注聽講,只將重點圈注批劃。

三是課後把清單內容用康奈爾法整理筆記。筆記分本科重點、重要內容、自己概括提煉三大部分,其中重要內容一欄又拆分為從要點提煉出的線索(關鍵字)、內容、例子。

四是整理筆記後還要依據提示、線索、提煉出的關鍵字及自己小結回憶、記憶學習內容。

方法6:K一W一L一A學習法

當學生複習所學知識前,先寫下他們關於新知識已經瞭解(Know)的知識點,以及他們想(Want)學習的內容,將學生寫的內容展示出來。在進一步學習時,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自己所寫“K”中有錯的內容,並回答他們在“W”中的問題。最後,學生將自己所學到的(Learned)的內容寫下並反思。A(Apply)指我如何應用我所學的知識?

studymodel02 edited

方法7:利用遺忘曲線規律複習法

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並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後逐漸緩慢。

對生字詞、英語單詞、重點句型、課文可利用利用遺忘曲線規律分散、多次間隔重複記憶,才能使短暫記憶變長久貯存記憶。

把有代表性錯題也可整理到糾錯本上,在當天、第三天、一星期、一個月進行四次消化,即1371四次複習強化。

同過這樣對錯題訂證的鞏固、強化,學生在今後考試中就可以少犯或不犯重複的類似錯誤。

方法8:利用學習金子塔理論學習法

學習金字塔理論告訴我們:不同的學習方法達到的學習效果不同,研究表明在兩周之後之後,學生對知識的保持率,從5%—90%不等。用耳朵聽講授,知識保留5%;用眼去閱讀,知識保留10%;視聽結合,知識保留20%;用演示的辦法,知識保留30%;分組討論法,知識保留50%;練習操作實踐,知識保留75%;向別人講授相互教,快速使用,知識保留90%。

複習時可儘量採用合作討論複習,讓學生做實驗或讓差生把錯題講給別人聽。

方法9:利用腦科學對記憶新認知學習法

細節1: 睡覺前養成冥想(知識過電影)回憶白天所學習慣。到宿舍洗漱好,躺在床上閉上眼睛,用一刻鐘時間對當天所學內容過一下電影,讓白天所學內容從臨時貯存變成永久貯存,從淺層記憶到深度記憶,對沒有回想起來內容,明天早上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抓緊再溫習一下。這樣做有兩大好處,一是便於快速入睡,二是對知識進行同化順應編碼進入大腦貯存系統,同時還能發現掌握不扎實未記牢內容,利於重點強化鞏固。

細節2:語文、政史等需要記憶內容或複習資料閱讀,要釆取先回想再翻看學習模式。

複習的最好方式是“回想”而不是反反復複地閱讀相同的內容。因為通過回想,我們能夠確保自己是真正地掌握了知識,回想的過程也是形成組塊的過程。讀完一個章節的書,可以回想一下這個章節的內容,通過這個方法可以提高閱讀能力和確保自己掌握了知識。

主動回想比被動重複效果好。以背誦為例,學到差不多的時候最好先放一放,然後儘量用心去回想剛才的內容,這樣的學習效果比直接再看書要更好。也就是說,閱讀加背誦,效果好過純粹的閱讀。專家通過實驗發現閱讀和背誦的最佳比例是3:7。

方法10:海馬體學習法

海馬體是大腦中負責學習和記憶,並將短期記憶轉存至大腦皮層成為長期記憶的組織。

昨晚沒背熟的書,起床突然記得很牢;某個時間段背書特別快,像是開掛了;考完試後,出考場突然想到題目答案;睡覺前想的題,起床發現突然會做了,這都是強大的海馬體在悄悄學習。

1、刺劑激海馬體提高記憶力:饑餓、走動和降低溫度可以刺激海馬體。

①饑餓激素能促使海馬體產生長時的增強記憶(LTP),因此飯前適合學習。

②當你感到饑餓時,大腦會分泌刺激激素,幫助你提高記憶力。

③走動或者坐在行駛的車上,可以提升記憶效率。利用走路、坐車的時間可以背單詞。

④室溫太高,會減弱人的危機感、影響腦部血液迴圈,從而降低思考能力,23-24度比較適宜學習,溫度過高,人會有種昏昏欲睡的感覺。

⑤睡覺也是學習的一部分。大腦要利用睡眠時間整理資訊,如果不睡覺,是相當於不給海馬體整理並選擇資訊的機會。

2、刺激海馬體是高記憶力:情緒、好奇心、壓力也是影響記憶力的因素之一。

①調動好奇心,激發記憶力。當人處於緊張、興奮、期待的狀態時,θ波就會出現,此時記憶效率會提升十倍,所以人們感興趣的內容,就會記住。

②用情緒波輔助記憶。快樂的時候記憶力更好。莫札特效應:莫札特的音樂給人快樂的感受,能讓人的學習效率提升。

③感動式學習法:把知識,點融匯在一個能使人產生情緒的故事當中,更容易記住。

減少壓力。

④壓力會抑制LTP的產生,會降低學習效率。

方法11:SQ3R學習法

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羅賓森( Francis P. Robinson)在《有效的學習》( Effective Study )中提出一種提升學習能力的有效的讀書方法稱之為SQ3R。這種方法主要用於精讀課文,最初是為了美軍特種訓練設計。SQ

3R是五個英語詞語的首碼,即概觀( Survey)、發問( Question)、閱讀(Read)、背誦( Recite)、複習( Review)。

1、概觀( Survey):在詳細閱讀文章、書本之前,先很快地流覽文章一遍,重點在於掌握文章的主要標題及內文結構,以便設定學習目的、方向,和提升閱讀的注意力。先閱讀該篇文章或書本的序言、總結及參考文獻資料,試試能否從中獲得文章或書本的主要議題、概念。目標至少要掌握三到六個要點。

2、發問( Question):以文章或書本中的章節標題與六何法(5W1H針對要學習的主題自行擬定問題。

3、閱讀(Read):透過詳細閱讀,找出發問問題的答案。這階段要主動閱讀,在內文中找尋先前擬定問題的答案。

4、背誦( Recite):閱讀時利用各種記憶技巧以幫助記憶重點,例如:用不同顏色的螢光筆劃重點、口頭複誦或筆記摘要。

5、複習( Review):再次閱讀所畫的重點或整理的摘要筆記,試著回憶所記憶的重點內容。

方法12:OK4R學習法

美國康奈爾大學在1962年將羅賓森的SQ3R修改成OK4R。OK4R的六個步驟又可細分為學習前,學習中、學習後三個階段。

1、學習前階段:

流覽(0erview):以速讀方式快速流覽全文一遍,以概略瞭解章節次序及重要段落。這步驟在資訊爆炸的現代更顯重要,能讓我們篩選出真正需要的文章,避免迷失在資訊叢林裡。

2、學習中階段

找出重點( Key ideas):根據文章標題標示出重要概念。找重點可從閱讀每一段落的第一、二行以及最後一、二行著手,因為作者一般會在這些地方闡明旨意及歸納重點。同時要注意專有名詞與自己不懂的地方。

閱讀( Reading):逐字、逐句,逐段仔細地閱讀,同時標示重點、畫出要句、撰寫心得、細意理解。

3、學習後階段

回憶(Recall):閱讀之後不再看書本,憑印象儘量用自己的語言說出或寫出剛讀過的重點,即時測驗自己,如果無法明確回想起內容,就需要回到第三步驟再閱讀一次。

思考( Reflect):“回憶”只是記住書本上的知識,經過“思考”的步驟,知識才能轉化成屬於自己的東西。整理新學習到的知識與過去既有的知識、經驗,思考其中的疑點、歧義或衝突,也找出吻合的相似之處,便可吸收新知識取代舊知,或排斥新知識鞏固舊知識,並可護大自己的認知層面。

複習( Review):在適當時機或一定時間間隔之後,重複前述五個步驟。每次複習時要能找出新的或更多重點,好提升理解與記憶的效果。要能深入分析作者觀點背後的含義,體會為何以及如何寫這篇文章,如此便能與作者騙時空進一步交流。

方法13:坎第培養閱讀能力的方法

南昆士蘭大學副校長坎第( Philip C, candy)在(自我導向的終身學習》(Self- Directionfor Lifelong learning)一書中指出,培養閱讀能力包含了四大步驟:

1、準備閱讀:綜覽文章的結構,題材,也就是閱讀書中的主要概念、理念、定義或圖表、表格等。

2、思考閱讀的內容:著重於文字的理解、描述的理解與應用的理解。

3、萃取並組織資訊:以摘要式筆記來萃取與組織資訊,確認文章中主要的議題、原則,以及支持的證據。透過這步驟可以瞭解主要概念之間的相關性,以及與其他理念之間的相關程度。

4、轉化資訊:清楚理解閱讀文章要傳達的理念,並能以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

坎第所提出的四大步驟能説明你在較高階的認知過程中,透過高層次閱讀達到自我導向學習的目標。

方法14:博贊的 MMOST學習法

博贊在《思維導圖聖經》中提出了 MMOST( Mind Map Organic StudyTechnique),以思維導圖作為學習筆記的讀書方法共分成八個步驟。

1、快速流覽書本一次,讓自己對書中內容產生整體概念,然後根據書本的主要概念在一張白紙上畫出一個圖像。

2、根據文章的內容多寡與難易度,來規劃學習時間與範圍。

3、另外拿出一張白紙,以思維導圖快速列出與書本主題相關的資訊,可以是書中的內容,也可以是自己既有的知識。

4、在剛才的思維導圖中加入新的想法,或以一張全新的思維導圖列出學習的目標。

5、假設自己正在與作者對話,再次略讀內容、標題、重要因素、圖表與目錄並在第一張只有中心圖像的思維導圖上加入幾個骨幹條,代表書內的主要議題。

六、根據文章開頭與結尾的段落來揣測作者的意圖,並在思維導圖各個主幹之後的支幹上加入更多次要議題。

7、開始詳細閱讀文章,尤其是艱澀或特別重要的地方,並在思維導圖中加入需要的詳細重點。

8、透過解決問題、完成學習目標、做思維導圖重點摘要筆記來複習。

方法15:格綠寧學習法

傳授高效率閱讀與學習技巧的格綠寧( ChristianGraining)根據自己準備律師、法官考試的經驗提出學習法,共分成四大階段。

1、資訊的流覽:以結構式閱讀方式快速流覽文章內容,像拼圖一般做整理與歸納,並以積極的態度圈限範圍、提出問題與活化知識。

2、資訊的處理:以符合人類大腦結構傾向及運作方式的思維導圖來處理並建立學習內容結構,以有效掌控重點並做補充。透過觸發學習動機與適當的壓力管理來提升學習能力。

3、資訊的儲存:先透過思維導圖建立知識網路,讓學習者容易理解內容結構與重點;融入五官感覺來提升專注力與訓練記憶;做好時間管理,有計劃地學習、記憶;最後透過規律複習來強化記憶效果。

4、資訊的取出:資訊重新建構的階段,檢驗前三階段是否處理得當。

方法16:KMST知識地圖學習法

孫易新先生的KMST知識地圖學習法,是一種結合速讀、筆記與記憶的全腦式學習法。其內容與步驟如下:

1、從書(或文章)的名稱、章節目錄中先思考,在還未閱讀內容之前,已經瞭解的有多少?如果你是作者,你會寫出哪些重點?將你的想法以重點摘的思維導圖列出來。

2、快速流覽整本書(或文章),特別留意內容的結構與標題、圖表,如看到不懂的地方、重要的資訊,先不要停頓下來思索,只要在這個頁面貼個簽,提醒自己這裡需要回頭細讀。繼續快速看完內容。

3、思考作者想要表達的重點是什麼?可以從這本書(或文章)中學習到什麼?以思維導圖列出你的學習目標與學習重點,這時可以根據下列其中一項或多項:

1)作者提示的學習綱要;

2)老師指定的學習主題或方向;

3)考古題、測驗卷的內容;

4)自己關心的議題或想學習的內容。

與第一階段完成的思維導圖做比較,看看哪些是你還未閱讀內容之前就已經知道的。

4、再次快速流覽整本書(或文章),把重心留在符合學習目標與學習重點的章節段落上。

5、仔細閱讀文章中符合學習目標、學習重點的內容,或第二步驟中貼書鑒的艱澀難懂的章節段落,以邏輯結構的方式,用螢光筆或色筆標出關鍵間。

6、以思維導圖軟體整理標示出的關鍵字,轉化成結構清晰、易懂易記的思維導圖學習筆記。

7、假想自己與作者對話,檢視思維導圖的內容是否滿足原先預期的學習目標與重點,如有必要便做局局部調整與增修。

8、學習筆記中若有需要強化記憶的內容,就再以手繪的方式重新繪製一張思維導圖。請注意,不要一邊看一邊抄,而是憑印象,試著重現電腦思維導圖的內容。方法如下

(1)在一張A4白紙上畫出一個5公分左右大小,能代表文章主題且能留下強烈印象的中心主題彩色圖。

(2)先畫出所有的主幹,線條顏色對你而言必須能代表該主題或類別的含義,線條要與中心的圖像連接在一起,由粗而細,從中心往外畫出去,然後在線條上以相同顏色寫出第一階的主題或類別名稱。

(3)陸續逐步畫出各個主幹之後的支幹線條、次支幹線條,並在各條線上寫出下一階或次要概念。支幹的線條只要畫成一般粗細,往上的方向畫凸形,往下則畫凹形,一律寫在線條上。如果不同資訊之間有關聯,要加上單箭頭或雙箭頭的關聯線條。

(4)在特別重要的地方,加上能對內容產生聯想的彩色插圖,以增強視覺上的注意力與記憶效果。

(5)以相同或類似顏色的鉛筆,在每一個主幹衍生出來的結構表面,畫出一個包覆

整個主幹以及其後支幹(含文字、插圖)的邊界外框,借此再次記憶這篇文章的幾個大類概念。

6)用相同或類似顏色的彩色鉛筆,沿著主幹、支幹線條畫出陰影效果,並在每個支幹線條上出略微由粗而細的效果,除了創造美感,同時記龍支幹的內容。

(7)以照相記憶的方式,直到手繪思維導圖可以輕鬆浮現腦海為止。

9、把整理好的思維導圖學習筆記,用自己的表達方式分享給學習夥伴

10、經常複習你的思維導1圖學習筆記,以強化對書本(或文章)重點內容向記憶效果。

十個好的學習法則

1.運用聯想

讀完一頁書,看向別處並回想主要觀點。少做標記,沒記住之前不要畫重點,要先回憶。在去教室的路上或不同於先前學習空間的室內,試著回憶要點。回憶的能力,即能夠得到自己心中的想法,是學好知識的關鍵標誌之一。

2. 自我測試。

任何內容皆可測試。無論何時皆可測試。抽認卡片是你的良師益友。

3.對問題進行組塊。

搭建組塊的過程就是理解問題、練習解題方法的過程,有了組塊才能在腦中瞬間閃現答案。解決一個問題之後,要將其重新排演一遍。確保在許久沒接觸這道題後,你還能解答出問題的每個步驟。把問題當成一首歌,在心裡學著一遍遍地唱,這樣讓資訊合成為一個流暢的組塊,任何時候都能任你提取使用。

4.間隔並重複動作。

無論學哪門課,不要安排得太集中,要像運動員一樣每天安排些練習量。你的大腦就像一塊肌肉,它一次只能處理某學科上一定的練習量。

5.在練習中交替使用不同解題技巧。

做任何練習的期間不要只用一種解題技巧,否則一段時間過後,你只是在模仿自己之前解題的老路子。解題方法要混合使用在不同的題型上。這麼做會讓你同時知道如何以及何時用一個解題方法。(書本一般都不會以這樣的方式編寫,所以你需要靠自己去這麼做。)每一門作業和考試之後,要回顧錯題,確保理解自己的犯錯原因,之後重新解答一遍。想要最高效地學習,就在抽認卡片的一面用手寫(別用鍵盤打字)下問題,再在另一面寫下答案。(用手書寫比起打字時構建的神經結構更堅實。)如果你想把它上傳到智慧手機的應用軟體裡,你也許會把卡片拍下來。你可以用不同的題型隨機測試自己。另一個測試自己的方法,是隨機翻開書本挑一個問題,看看自己能不能在很久沒碰這道題之後還能給出解答。

6.注意休息。

有一種常見現象,是學數學或科學時,你會難以解答或理解一些初次遇到的問題或概念。這就是為什麼每天學一點,比集中在一天學會好很多。當你對一道數學或科學上的難題灰心喪氣時,可以休息一下,這樣你大腦的另一部分就能在後臺接著工作。

7.使用解釋性的提問和簡單類比。

無論何時遇到難懂概念的困擾,都要自己想一想,怎樣解釋才能讓10歲小孩都明白這個概念?使用類比真的有用,比如電流就像水流。不要只想解釋,要大聲說出來或者寫下來。憑著嘴上說手上寫的功夫,你能把所學知識編譯(將知識轉換到神經記憶結構中)到更深的記憶中。

8.專注。

關掉手機和電腦上所有會干擾你的提示音和鬧鈴,並在計時器上設定25分鐘。你要在25分鐘之內集中注意力,並盡可能勤奮工作。計時器的時間一到,給自己一個小小的、有趣的獎勵。一天中安排幾個這樣的工作期間,能實實在在地推進你的學習進度。試著規定學習時間和地點,不要瞄電腦和手機,讓學習變得自然而然。

9.困難的事情最先做。

最清醒的時候,要去做一天中最困難的事情。

10.心理對照。

想像過去的你,對比通過學習能夠成就的那個自己。在你的工作區域貼一張圖或幾句話來提醒自己的夢想。如果覺得自己缺乏動力了,就看看它們。

16個科學、私中、學測、升學的超高效學習法我日後若有其他實踐,會繼續更新!!!

其他模型:

studymodel04 edited
studymodel05 edited
studymodel07
studymodel08 edited
studymodel09 edited

FB社團:爸媽不要慌

希望這篇簡單的比對可以給大家一些幫助,同時也請您用力加入我們社團 (請點選右上角FB標誌,未來文章也都在社團首發)及偷偷分享,同時在社團會有計畫地辦很多抽獎活動,希望大家都有收穫,讓更多爸媽不要慌,另外如果有任何想知道的內容,也歡迎大家留言給我,我們一起“實踐“培養孩子的好方法

…………………………………………………………………………………………………………………………………………………………………………………………………………

我是 Mr.D,4歲半男童的爸爸, INTJ-A,WSET L2 (葡萄酒二級認證)

外商10年+  大陸工作/生活略懂希望靠實踐找出”放養”男童的方法

STEM.ORG國際人物認證 (AAES 亞太STEM教育協會)

兒童專注力訓練師 (ACP中華國際人才培訓與發展協會)

多元智能檢測分析師結業 (ACP中華國際人才培訓與發展協會)

兒童全腦開發訓練師結業 (ACP中華國際人才培訓與發展協會)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