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靜心中學,这件事别人不知道,我只告訴你-2024

by a5312287
靜心
靜心中學/爸媽不要慌/升學/教育/公私立學校

高中部 | 臺北市私立靜心高級中學 (tp.edu.tw)

臺北市私立靜心高級中學(@chingshinacademy)• Instagram 相片與影片

臺北市私立靜心高級中學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org)

臺北市私立靜心高級中學 – YouTube

複製父母私立學校的經驗 說實話一點都不輕鬆

這個系列,我們將親自訪談明星學校的畢業生,從他們口述中(為方便閱讀及學生隱私,筆者會做簡易的文字修正,但完全不改動實際的發生事實,這是訪談的根基),找出他們學校的不同之處,希望給家長一些啟發,下一篇我們將訪談明星私中-再興中學畢業生,請大家期待並立即專注我們,免得錯過這難得的機會。

學生背景:
爸媽一路私校+頂大+國外研究所
自己靜心國小/國中+北一女+頂大

為什麼不念公立學校:
因為家裡就是私校背景,父母認為私校較單純且有制度,較可控,對於家長來說,掌握度高,我們家比較像是追隨父母成長的路徑。

小學篇-從沒補過習,就是從小開始的


靜心小學整體環境如何?
學校師生及同學都很好,個人覺得課業不繁重,我自己不補習(但同學會補英文);暑假學校有開班(自由參加) 。
小學有分班制(以考試結果分配),我當年分為普通班及雙語班(大班下學期考試) 。


雙語班是否要爭取進去,需準備什麼?
如果有興趣,可以適度準備,因為分班的學習內容及進度跟普通班是有差別的;另以英文來說,自己感覺國小雙語班的學生,在多年學習後(每周約20多堂),的確有人是英文比較優秀的,但不代表普通班的英文不好,普通班英文好的人也是大有人在,這只是證明大量的英文課是有效果的,如果是普通班的學生,通常需在課後另行準備,學校是很重視英文的。

作者: 但學費也不一樣


4-6年級的樂團班有什麼特別之處?跟升學有何關係?
如果在樂團班的話,不可避免地會需要時間練習、甚至在平日白天有可能要去參加比賽,原則上以我朋友來說,他沒有覺得這造成太大的負擔,他覺得樂團班跟升學無特別關係。


小學壓力大嗎?
壓力不大,應該是覺得蠻快樂的,因為現在回想起來,完全沒有不好的回憶。

國中篇-我們都被規畫得很好,太穩定的環境也需要小突破

靜心國中整體環境如何?
國小4-6年級成績好的人可直升,學校師生及同學都很好,課業開始繁重,我自己不補習(除英文外,數理是同學會補習的科目);暑假學校有開班(自由參加) 。
我當年國中起無雙語班,上課採跑班制。會按英文能力(稱雙語菁英班)及數理能力(稱數理菁英班)來分別跑班上課;印象中雙菁班標準為國中入學前拿到PET資格,數菁班標準為7年級入學暑假輔導快結束時考試及一些其他學業成績來衡量,每學期會有進退考,另同學的意願也是考量依據。獲得分班的同學普遍有其優勢科目,但並不代表其他人不優秀,有些同學私底下就是刻意不進去。

(筆者:有興趣的父母可以多考量,據悉也有進去後反而適應不良的情況)


國中樂團班有什麼特別之處?跟升學有關係?

國中之後也有樂團 , 他們也會有蠻多時間要練習、比賽,從我自己的角度看,大部分樂團班都蠻團結的,也許是因為他們從小四開始就是同班(畢竟就幾十個人,一定被分在其中2-3班)不過也因為這樣,我個人覺得樂團班有一種⋯自己小團體的感覺?不是貶義,但有感覺他們比較傾向於自己玩在一起。

(筆者:蠻多學生說過,樂團這個群體蠻好的,後來的好朋友都是樂團結交的,沒有競爭壓力,都是為同一目標努力的情感)


國中數理或英文菁英班…等,是否要爭取進去,需準備什麼?
可以進去,因為的確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都不一樣,分班可以幫助更有效率的學習,另外就是辨別自己的優劣勢,更合理分配讀書的內容及時間,但真的不是一定,只是我的看法。(筆者:該生回答時很警慎,看來是不希望去影響他人太多)


根據國內升學需要,國中/高中各需具備何種能力?
體育、音樂(樂器)按學校安排即可,除學業成績外,相對重要的是校外競賽類別的 (如:科展..等) 。


有哪些證照/檢定是必考?  
無,但當時學校會鼓勵及幫忙安排考劍橋國際英語認證 KET、PET、FCE…等。學校會按部就班安排,無須自己特別安排測驗。


學校的壓力來源是什麼? 怎麼做時間安排? 有發生過什麼特殊情況?
有同學因課業跟不上而轉學,因學校有分班制,對學業成績差的人會有壓力;自己就讀期間,沒有印象發生過嚴重霸凌或其他負面情況轉學的例子,基本上校園是很友善的;時間安排很重要,自己在校期間會很專心唸書(學校會上課期間收手機)


家長的活動是否很多? 有什麼注意事項?
小學似乎比較多,國中還好,例如:自己媽媽會幫忙看作業及交通安全維護…等,但沒有感覺父母有參加過多的非必要社交或學校事項。自己也感覺家長間較無攀比或炫富的情況;也沒有發現某些同學擁有特殊待遇(因為他們父母的背景) 。


校風會不會死板?
覺得不會,且有給予自由發展的機會。學校提供獎勵直升高中的措施(國9上會問意願),如學費減免,但都可自由選擇,沒有隱性逼迫直升的情況。


學校讀書的情況:
印象中國中1800左右下課,有課後班(學業為導向);我們當時國一、二,每一個禮拜應該有兩天的早自習會是考試,國三則是每個禮拜早上幾乎都有考試。國三自己也是不補習,回家基本就不再花時間念書,但周末依舊會安排圖書館念書到晚上9點;所以好的同學很重要,會一起念書,讀書風氣很好。(筆者:升學學校的學生似乎周末念書還是常態)

靜心什麼科目最弱? 最需要補習?
沒有特別感覺,因為自己不補習,補習都是個別學生的自我需要,甚至覺得老師的教學水準都不錯,自己就遇到理化老師用很棒的方式幫助自己成績進步,至今想起來都還印象深刻。(筆者:如同上一篇中正的學生一樣,也提倡不補習)


如果可以從來一次,願意再讀靜心小學/國中嗎?
非常願意,個人/家裡還是很肯定學校的教育,所以家人也有去念。


有從私校/公立名校轉學來的同學嗎? 情況如何?
遇過公立名校國一轉學考進來的同學,學業上有偏科的情況,像他是數理很好的人,英文就相較差 (後來國二、三都在惡補英文,可能跟公校不把重點放在英文有關) ,靜心要求全科都要優秀,所以該同學後續會花大量時間補足,所以如果是”注定的”偏科生,那進靜心會念得很辛苦; 關於學校適應方面,僅有初期覺得規矩較多,但適應很快。
高中部自己未繼續唸,主要是自己想去外面學校看看(北一女),但後來有聽說過有人(可能成績是落在第三至第五志願)唸的不是很開心,因為學校資源會比較傾斜給最頂尖的學生,他感覺有點失落,但公立高中就是全憑自己努力爭取。


靜心缺點(筆者刻意問的問題):
國中有一次,好像有聽說隔壁班某老師表現出學業成績好壞會影響學生的”座位”,例如成績好的學生會坐較靠前的位置,雖老師有解釋是用此方式激勵成績較差的學生,但當下學生的心理有可能會是不舒服的,無法理解老師的用意。(筆者:以上內容未經跟學校求證,不代表筆者立場,且該生也是使用”好像有聽說”的字眼去形容)
私校不可避免地會有規定穿著,在我就讀時,老師偶爾會來突擊檢查,例如襪子一定要穿學校的,體育外套不能穿在制服內..等。長大覺得,這些規定只是小朋友時會想叛逆不想遵守規則,並不是大缺點。
靜心的環境比較封閉。(私校基本都是) 是好也是壞,好的地方當然是同學基本上都有被篩選過,就算不是每個都是大家閨秀謙謙君子,但也不太會有品行很不良好的同學,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相處,遇到的變數也較少。反面來講,就是一路上遇到需要自己克服的關卡真的都太少了,像我自己小一到國三的朋友幾乎沒有變,即使有重新分班也都幸運地跟最好的朋友在同班,因此在升上高中面對全新的環境時,我是有點膽怯的(明顯能發現大部分不怯場的同學都是公立學校的,當然也有例外)可以理解成九年都在同一個舒適圈,因此少了點能培養獨立的機會,高中就會花更多的時間及心力去克服。(筆者:該生有點出私立學校可能對於人際關係培養或是面對反差較大的人事物有需要加強的可能,換言之就是打破私校的舒適圈)

高中篇-北一女就是自由 需自律

到了高中及大學發現,即使是後來才認識的新人,也常會有靜心的共同朋友做連結,猜測可能是蠻多同校畢業的同學也都就讀前三志願,而這些人也大多會考上頂大,所以至今還是會常常「偶遇」多年前曾同班過的同學,不確定這是好還是壞(我其實曾很想到一個完全沒人認識我的地方開始,但當時選頂大就有覺悟會遇到一堆同學了,現在回想這些緣分,看到好幾年沒聯絡的人卻有了聯繫,其實也還不錯)但班級數少、人少 遇到的同學大多重質性高(無論是家境、生活環境、背景、經歷等)在高中大學遇到截然不同背景的人,可能會短期不確定如何應對。


學校讀書的情況:
平常讀書就是自己安排,自由度高,需要很自律。

其他

從小學英文的路徑/方式?  按你經驗是不是從小英文打好基礎,未來可將更多時間用在數學…等其他科目?
家裡雖覺得英文很重要,但也沒有刻意去補習加強(自己也沒有全美幼兒園或是從小大量運用英文的場景) ,基本是家長引導式的推動,學習基本都是靠自己讀書,但現在重新回頭看,會認為當時自己可以花更多時間(或課後尋找更合適的英文環境) ,給自己的幫助更大。


你認同幼稚園及國小每天補習英文嗎?
我覺得英文很重要(學校也很重視) ,如果自己再重來一次,會更加強自己的英文,因為後來進北一女後發現,大家英文程度很好,特別是”說”的部分,才更知道自己的不足。(筆者:說的部份,的確可能是針對國內升學的學生較需加強的部分)


為什麼沒有選擇國外升學?
自己的方向是大學後再考慮出國,覺得當時的靜心還是以國內升學為主,如果大學就準備要出國,可能需要花額外的時間去做出國的相關準備。


家裡或學校有沒有用什麼方式去讓你喜歡讀書?
家裡從小培養自己閱讀的習慣,會去常常去圖書館借書及看書,覺得是很有幫助的,且後來國中時也常常到讀書館看書,效率很高。


有沒有遇到不愛讀書或不愛上課的情況?怎麼克服?
國中第一次考試僅拿到排名中間段的成績,感覺有些沮喪及震驚,但家裡並無任何責難或是不諒解的情況,就是相信及支持孩子,自己後來找到讀書的方式,漸入佳境。(筆者:家長都該好好理解及支持孩子)


有聽過其他公/私立學校的情況嗎?
有親戚及幾個朋友唸過在興,都有聽說過學校管太嚴,造成他們反感(但據說現在沒有那麼嚴格,也無髮禁了)


對於3C/網路的使用,家裡怎麼管理?
5年級的時候,家裡給予手機使用,但規定使用量(以流量來限制) ,等到時間較為成熟後才全面開放。

後記-好品行一定是家庭及學校合作的結果

前後邀請了2位畢業生受訪,第一位因故(作者原因)不能執行,作者後續提出仍按協議方式給予補貼,遭該生禮貌婉拒,因為並未執行相關工作。從言談中感受到該生的禮貌及正直。
另一位受訪者(即本文學生) ,也是謙和有禮,受訪中亦是謹言慎行,對於談到母校及他校時,都以公正理性的方式提出意見(她會清楚表述這是她親身經歷或是朋友間接的經驗..等);我們約在星巴克,當我去買咖啡並詢問她喜好時,他婉拒飲用(後來得知,可能是不想增加我額外花費) ,但作者硬買!! 哈哈!! 接著觀察到,當我在排隊時,他是一直站著等我入座,另咖啡也是等我開始飲用後,她經我提醒後才飲用,可能是看我年紀大他很多的尊敬吧!!! 。
整體訪談的感覺,覺得他邏輯及思慮是很清楚的(而且就她文字回復的內容發現,他文字表達十分順暢且斷句清楚;本人有某頂大碩士朋友,他的文字表達實在是…..),且對於未來的計畫有明確的認識並獨立去實踐(家裡風氣是比較開放,信任孩子的選擇,不多做干涉) 。最後閒聊到筆者的背景,我也跟她分享了一些大明星的真實趣聞(因為我從事外商行銷的關係) ,原來學霸高材生也是有”欣賞”的小鮮肉啊!!!!果然顏職即正義,課業/興趣兩不誤。

筆者自己的感受: 1.如果念私校,要注意可能的舒適圈 2.補習不是必須的安排

這篇訪談希望可以給大家一些幫助,同時也請您用力加入我們社團 (請點選右上角FB標誌,未來文章也都在社團首發)希望大家都有收穫,讓更多爸媽不要慌,另外如果有任何想知道的學校,也歡迎大家留言給我,我們一起“實踐“培養孩子的好方法

請追蹤我們的 Threads: https://www.threads.net/@babamamanocrazy

授權網友非營利的轉載利用,禁止刪改文章內容,或是再次編輯後使用。

文中請保留完整授權資訊 ( 資料來源: 爸媽不要慌 https://babamamanocrazy.com )

…………………………………………………………………………………………………………………………………………………………………………………………………………

我是 Mr.D,5歲半男童的爸爸, INTJ-A,WSET L2 (葡萄酒二級認證)

外商10年+  大陸工作/生活略懂希望靠實踐找出”放養”男童的方法

STEM.ORG國際人物認證 (AAES 亞太STEM教育協會)

兒童專注力訓練師 (ACP中華國際人才培訓與發展協會)

多元智能檢測分析師結業 (ACP中華國際人才培訓與發展協會)

兒童全腦開發訓練師結業 (ACP中華國際人才培訓與發展協會)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