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心從康橋國際學校轉學薇閣國際班,關於升學有區別嗎?

by a5312287
薇閣,私校,教育,國際班,升學

康橋國際學校|全台最優質的國際學校|培育社會菁英讓孩子與世界接軌 – Kang Chiao International School (ntpc.edu.tw)

康橋雙語學校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org)

臺北市私立薇閣高級中學 – 首頁 (tp.edu.tw)

臺北市私立薇閣高級中學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org)

今天我們將親自訪談康橋國際學校轉薇閣中學國際班的畢業生,從他們口述中(為保護學生隱私,筆者會做簡易的文字修正,但完全不改動事實,這是訪談的根基),找出他們學校的不同之處,希望給家長一些啟發,下一篇我們將訪談-薇閣中學一路直升的畢業生,請大家期待並立即專注我們,免得錯過這難得的機會。我們社團#爸媽不要慌# (請點選右上角FB標誌,未來文章也都在社團首發)

學生背景:
爸爸科技業 媽媽醫療相關
住台北市
自己 康橋國小/薇閣國中/薇閣高中/美國大學 top 40

小學篇-目標很明確,就是出國念書

為什麼不念公立小學/國中:
從小爸媽就蠻重視我的教育及升學,小時候就有就讀雙語的幼兒園,之後因緣際會(也可能是爸媽有意為之)就開始就讀康橋,後來才轉到薇閣,都是私校。我雖然沒讀過公立小學/國中,但身邊的朋友有一些也在公立學校就讀,有聽說過很多還不錯,但也有聽說一些可能比較混亂的部分。我覺得公立學校,因為數量較多,有一些學校可能會有學生狀況不好掌控的問題,而通常唸私校人數少,可能管理比較一致,另外私校的家長多數是很重視教育的,就我經驗,我所接觸的同學素質普遍不差。


哪間⼩學?整體環境如何?
我就讀的是康橋國際學校,校風很開放,且很美式校園,有中師跟外師授課,就我知道普遍英文難易度會比公立學校更難,但主打的還是快樂學習且活動很多(登雪⼭、游泳等等….)


⼤家補習嗎? ⼤部分補什麼?
小學我沒有補習,通常只知道有同學會去學校的課後安親班。


所以你小學沒有在補習英文? 只靠學校 ?還是有其他方法去進步
感覺小學的時候,康橋國際學校英文是扎實的,之後剛轉進薇閣國中部時,我的英文程度也完全跟得上,沒有銜接的問題,國小時也沒有特別補習或是讀英文,國中也沒有補英文,高中才補一些英文寫作的加強。


寒暑假學校有開班嗎?做什麼嗎?
寒暑假的話,學校有開相當多課程以及營隊,但時間有點久了,詳細我無法說明, 只記得課程蠻多元的,如果要就讀的話,可以參考看看要不要參加,一般來說寒暑假都可以有事做的。


有分班制嗎? 根據什麼? 在什麼時間點?
分班的話,除了原班級的班(樂團班/⼀般班),英文會分班,印象中主要是分2-3個 Level (從小一開始) 。
(筆者:有朋友就讀康橋國際學校,他們小學就會盯英文,也會將孩子的英文程度反應給家長知道,特別是進度跟不上的同學,據他們說法,分班似乎學校有自己的一套方式,但就某些家長的角度,是覺得不足夠透明且難以準備)


如果有特殊分班是否要爭取進去 ?
若有興趣加入學校樂團班的話,是小二升小三的時候申請加入,我自己有參加,我跟同學並無感覺特別的情況。


放學時間?學校有無課後班?
我印象中⼤概記得是到4-5點,課後的話有很多元的才藝班(我之前有參加過美術班,還有珠心算,後來參加樂團班,課後要有兩天留下來練習)同學有些補才藝及英文。

學校教學英文的方式:

1.孩子們分級跑班上課
2.每星期20堂左右英文課
3.英文分2部分:外籍+中籍
4.英文課全程全英上課。
5.課本教材跟美國小學同步。
6.每星期背20-30個新單字
7.真實體驗的沉浸式活動

國中篇-轉學,是父母敏銳的觀察及深度的溝通決定

為什麼要從康橋國際學校轉為薇閣中學?
可能是父母覺得學業上會比較扎實(自己的猜測) ,但現在想起來,我也會覺得有點壓力的升學環境會更適合我,當初爸媽可能也觀察到了(激發我及給我一些動力),我想並不是我不自律,而是某些程度的外力幫助是適合我的,但因為是就讀國際班,所以還是以出國為導向; 當初轉進薇閣時需要考國文、 數學、英文的筆試+英文口試 (國際班才要)
(筆者:這個觀察,筆者覺得很關鍵,父母充分了解孩子的情況,且在國中一開始就做轉換,並沒有很大的銜接問題;父母及孩子也有充分溝通,將可能發生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所以觀察孩子及深度溝通非常重要)


整體環境如何? 請就老師 學生、校風、學業情況去回答
薇閣中學,整體學校風格相較康橋是較嚴謹⼀點的,我們以前管很嚴,但現在聽說有些規定逐漸放寬,也更重視學生的看法。


寒暑假學校有開班嗎 ?做什麼嗎?
寒、暑假會有寒期及暑期輔導,這倆項都是規定一定要上。另通常寒、暑假老師會拿來超前進度,或是準備學校的活動(如英語歌唱比賽/英語話劇比賽)


有分班制嗎? 根據什麼? 在什麼時間點?差別在哪裡?
基本上就我知道的部分,國內班是到九年級才開始分外考班跟直升班。國際班的話就是沒有特別分,我們直到九年級,課程會有Honors & Regular 課程的分級, (通常只有數、理會分班⽽已)接著後面還有ap課程; 國際班前2年以國內課程為主,同時外師會教寫作、地理、 歷史..等課程, 第三年起(這個時候會有轉學生進來)會增加很多全英文的課程,包含中師授課也是如此(數、理) ,另外生物、物理都是原文書,據說現在9年級就會上大學課程。


如果有特殊分班是否要爭取進去 ?
當時有數理及英文的資優班,但是沒有特別分班,就是學校會多加開課,歡迎他們去參加 (印象中是這樣)


有樂團班嗎? 有什麼差別? 特別是學業部分?
沒有,薇閣只有七、八年級有課後的樂團,學校主要是讓學生保持興趣而已,每周僅練習一次。 (反而康橋小學、國中及高中都有樂團,⼩學則有樂團班)

(筆者:這裡似乎可以看出來薇閣相較康橋國際學校,還是更花時間在升學及課業部分的發展)


有從私校/公立名校轉學來的同學嗎? 情況如何(成績 習慣度)?
有一些是公立學校轉進來的,也有一些是其他私立學校轉進來的,我有認識些公立學校的朋友,他們在國際班一開始不太能適應,成績沒有突出(我想可能是教學方式及進度跟原學校有很大的不同)。到後面,他們越來越適應的時候(學生私校化?),就成績越來越好了。除此之外,我們班也有美國學校..等同學轉過,來他們英文實力跟課業就會很厲害(筆者:這個有聽說,美國學校其實課業要求很高,後續會做一篇美國學校畢業生的訪談)。 另外就算就讀國際班也可能會離開,例如成績跟不上,那他就會轉學或去普通班。


學校什麼科目最弱? 最需要補習?
我覺得主要還是看個人,老師普遍上教的不會到太差,所以像是我數理科相對較弱,我就需要在外面補習,但補習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很多人是去補習班玩的,效果不一定好。


有哪些證照/檢定是必考?學校會不會安排鼓勵參加
國中時期有聽說過全民英檢,可以參考看看,我們當時學校好像也會出模擬考給全校考。之後若要出國,SAT/TOEFL兩個就是必考了。


如果可以從來一次,願意再讀母校嗎?
或許吧,薇閣中學雖然資源以及學生生活沒有那麼豐富,但是如果課業沒有薇閣打的基底的話,可能我現在數理科會更差,就不會申請到這樣的好大學。


學校的壓力來源是什麼?
課業繁重,班級內競爭


怎麼做校內/外時間安排? 讀書 作業 補習 課餘..等
通常讀薇閣的話,大概會有很多的時間會在學校,所以基本上平日晚上就是回到家把作業寫完及複習完,假日的話,就是會去補習班,剩下的時間就是寫作業。

(筆者:高中後期,似乎閒暇的時間比較少,就是課業為主)


有發生過什麼特殊情況(霸凌)?
我當時沒有聽說過


家長的活動是否很多?
主要學校就是一年一度的家長會,但也要看班級,像是我們班家長私下聚會就很少,有的班級,就會有一些家長聚會。


校風會不會死板? 或什麼風格?
以前的話我會說蠻死板的,規定很多。但現在,很多規定學校有在讓步, 就比較沒管那麼嚴。整體來說就是升學氣氛很濃厚的升學導向學校。


放學時間? 學校有無課後班?晚自習? 課後補習 ?
放學是5:30分。學校課後有數資班以及樂團的話都是差不多晚上9點下課。晚自習的話,七年級是自由參加,八年級會規定留2-3天,九年級則是五天(國際班留下來的天數,會有一點不同,視當時情況而定),課後補習的話,我是有補數理,有聽到很多同學也是跟我一樣補數理。週六以前是不定期要上課,但疫情後就沒有了。

(筆者:數理似乎是大家比較頭痛的部分,國際班也是如此)


自己讀書的習慣為何? 每天幾點到幾點 周末怎麼安排
我自己都是按照學校進度,晚上回到家就是把功課以及報告完成,大約每天12 點左右睡覺。若要夜自習的話,就是在夜自習的時間把課業完成,到家也很晚了,就會再看一下書或是直接睡覺。 週末的話,我花大概一半的時間在補習班, 剩下的時間就是拿來寫作業、複習還有準備報告。


學校的資源會不會因為是不是資優班?聽過有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嗎?
我聽說高中的時候,國內班好像會這樣,但我在國際班所以我不太清楚。但如果讀國際班的話,我覺得通常資源也不會太差。

高中篇-高三就是努力讀書,做最後的升學衝刺

為什麼不讀公立高中?
當初就是直接選直升,所以我沒參加會考(讀薇閣國際班的話,通常大家都直升,因為目標都是國外大學)


高中怎麼分班? 標準? 何時分?
我們沒有分班,就是到九年級開始有Honors/Regular 的課程(數理科才有,這部分有分難易程度)


高中對於申請頂大或出國需要做好哪些準備?例如 學業 科展 社團 檢 定..等
高中除了成績之外,若要申請國外大學,課外的活動非常非常的重要。從一開始,建議可以先從自己的興趣先培養起,接著再創造屬於自己或可以展現領導力的 project(例如做出一個作品,建立一個社團等等),也可以多多參加志工活動 (國外大學也蠻看中這個的)。關於檢定,很大一部分會是在高二(高三主要準備材料,如果又要考試,就會很辛苦 )的時候要考 SAT/TOEFL,大家通常都會在高一的時候有所準備。其中我覺得英文比較像是累積型的科目,從小就可以先對英文部分加強,就陸續培養讀英文的興趣的話,後續考這些語言考試就會順利很多。學校有請顧問及外師去幫助國際班申請國外大學,例如:怎麼準備、時間安排 、節點..等,此外我自己也找過留學顧問,他們會針對申請資料去調整,自己的例子是: 遇過顧問大改申請資料的書寫方式 (但會保留原意)。

(筆者:該學生高二就需要去開始考出國相關考試,因為高三會相當忙,比較少學生會把東西都放在高三再處理,這樣可能效果不好)


學校什麼科目最弱? 最需要補習?
我個人是補數理。


如果可以從來一次,願意再讀母校嗎?
會的,這裡的督促、升學壓力及環境對我是有幫助的。


有人說薇閣高中直升班的學生成績比較好? 會去外考的是比較差的人?
這種說法大部分是對的,但不是完全一定,因為也有人想去念建北;成績特別好的人,學校會給學費減免..等獎勵措施,所以真的很多人就選擇直升,畢竟大學才是階段性的目標。


怎麼做校內/外時間安排? 讀書 作業 補習 課餘..等
很多的時間都會在學校,所以基本上平日晚上就是回到家把作業寫完複習完,假日的話就是會去補習班,剩下的時間就是寫作業。就是投入很多時間在課業。


自己讀書的習慣為何? 每天幾點到幾點 周末怎麼安排
按照學校進度,大約每天12 點左右睡覺。在夜自習的時間把課業完成,到家會再看一下書或是直接睡覺。 週末的話,要補習及準備課業,自己時間比較少。


學校的資源會不會因為是不是資優班?或是其他好班?聽過有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嗎?
國際班沒有這種情況。


國際班課程跟普通班一樣嗎?
不一樣,我們會定期考試,成績不好會重新分班; 高中數理資優班就是成績特別好的人(需要考試分班,印象中好像是國二考的) ,他們以頂大為目標,跟國際班是不同的方向。

社團少嗎?
很少,一周一堂,還是升學為主。

高三就一直讀書?
一直讀書,幾乎沒休閒。

其他

從⼩學英文的路徑/方式? 按你經驗是不是從小英文打好基礎,未來可將更多時間用在數學…等其他科目?
支持從小學英文,但是從興趣出發,不要太大壓力,讓小孩抗拒;由小培養英文環境,除了課業外,培養多方的興趣,讓小孩更有發展空間。


你認同幼稚園及國⼩每天補習英文嗎?
一般幼稚園及國小,我都傾向輕鬆學習,若補習對小孩有壓力就沒意義了。


為什麼沒有選擇國內升學(大學)?
因為國內升學多以傳統教育方式 ; 父母希望讓我跟國外接軌,有多元的環境,也可以有機會跟來自其他國家的人交流,以國際觀的角度發展,是我父母對教育的信念。


家裡或學校有沒有用什麼特別方式去讓你喜歡讀書?
不同學校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康橋比較像是引導的方式教學,薇閣中學是由中西合併的方式(國際班),既有國外升學的內容,又有傳統私立學校的緊湊感。這個還是要看小孩比較適合哪一種模式。


有沒有遇到不愛讀書或不愛上課的情況? 怎麼克服?
我的情況是一開始上學或是對新環境/課程不熟悉的短暫現象,只要父母/老師在旁邊溝通,慢慢就會進入狀況。


有聽過朋友或親戚描述其他公/私學校的情況嗎? 例如復興比較會攀比? 公立國中英文不好…等 ?
我們都在私校就讀,對公立不太孰悉,私立學校也有不同風格,就我知道康橋、復興、薇閣都有此現象(攀比),但就是要教育小孩正確的觀念。至於英文好壞跟環境有關,不管在哪個學校就讀,能夠有好的環境更加重要。


家裡對於你⼩時候3C/網路/⼿機的使用,有沒有什麼管理方法?
小時候對3C/網路比較好奇(尤其是電玩⋯),所以爸媽都是半開放的性質管控,例如:有好表現可以玩多久時間,等到慢慢長大,其實也管不了了,只能在旁引導,讓我有自制能力後,互相溝通去調整。我國中才有手機,父母一開始用流量管制,後來因為各方面都上軌道,父母也就沒有再限制。


因為就讀私立名校,會不會覺得都是認識一樣的人? 等你高中或大學後, 發現比較難適應?
應該不會,每個人都成長背景不同,認識的人也不同,到了國/高中 後,慢慢會有同溫層,會因不同磁場互相吸引/排斥,成長過程中互相鼓勵,正面思考。也因為我國高中都是一樣的同學,所以我想到時候,進大學應該需要適應一下,但不會是大問題。


你覺閱讀重要嗎? 家裡怎麼培養
現在回想起來,覺得非常重要,因為有些考試及大學學業,都需要有大量閱讀的情況,所以如果沒耐心或不習慣閱讀大量文字,可能是會影響學習效率的。家裡從小是鼓勵我去閱讀,並沒有使用什麼特殊的方法。

後記-環境造就了我

見面時,學生沒有遲到或早退,他很有禮貌及謙虛、面對提問很健談且無私地分享經驗,喝飲料時,也等我喝她才喝,整體覺得他是個爽朗自然的人,說話邏輯也很清楚,強調找到學習目標及自律的重要,家裡很重視課業,除很早就有安排外,也比較開放及尊重孩子,她小時候就很喜歡小提琴,就會去上課,後來因為課業繁重就停止了,現在就變成她的一種興趣,一種紓壓的方式,一家人感情很好,且自己在高中期間,就自建服務性社團去幫助偏鄉孩子,很熱於助人,後來她思考私校給他的幫助是: 藉由壓力,讓他更自律,也因為私校的課程、考試比較緊湊,同時讓她要有責任感去完成各項挑戰,所以基本上課業不需要父母管他。我個人覺得她是一個讓”好”環境造就出來的孩子(家庭&學校),就由環境的推力去完善自己的不足,進而取得進步甚至是成功。訪問後仍十分熱心,歡迎我任何問題,都可以隨時問她,真的令人感覺十分窩心

筆者自己的感受: 1.薇閣中學的升學氣氛確實很強,環境確實重要 2.該生雖是一路私校的學生,但卻毫無驕氣(有些人認為),家庭教育感覺蠻成功。

這篇訪談希望可以給大家一些幫助,同時也請您用力加入我們社團 (請點選右上角FB標誌,未來文章也都在社團首發)希望大家都有收穫,讓更多爸媽不要慌,另外如果有任何想知道的學校,也歡迎大家留言給我,我們一起“實踐“培養孩子的好方法

請追蹤我們的 Threads: https://www.threads.net/@babamamanocrazy

授權網友非營利的轉載利用,禁止刪改文章內容,或是再次編輯後使用。

文中請保留完整授權資訊 ( 資料來源: 爸媽不要慌 https://babamamanocrazy.com )

…………………………………………………………………………………………………………………………………………………………………………………………………………

我是 Mr.D,5歲半男童的爸爸, INTJ-A,WSET L2 (葡萄酒二級認證)

外商10年+  大陸工作/生活略懂希望靠實踐找出”放養”男童的方法

STEM.ORG國際人物認證 (AAES 亞太STEM教育協會)

兒童專注力訓練師 (ACP中華國際人才培訓與發展協會)

多元智能檢測分析師結業 (ACP中華國際人才培訓與發展協會)

兒童全腦開發訓練師結業 (ACP中華國際人才培訓與發展協會)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Comment